<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 作者 岸見一郎
在看岸見一郎詮釋的阿德勒心理學,剛好是我剛離開森小後的那個暑假,對於森小的記憶猶新。在閱讀的同時,不斷地比較著阿德勒對於親子孩子的教育和森小的差異。事實上,我對於弗洛姆的人本主義暸解還不夠深,但我認為森小的教育方法則和阿德勒的理念很相像。
舉一個根本的思維,森小的教育方法完全建構在阿德勒對於人際關係的觀點上:「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強調應該從人與群體中的互動中,思考行為背後的意義。和阿德勒的主張一樣,森小非常重視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這件事上,透過群體生活增加孩子與人的互動,並在磨合的過程中,教導孩子學會表達自己,認清狀況,認識自己的情緒,也學會處理各種人際狀況,是希望孩子能夠在融入社會的同時,能保有獨立思考與自由行動的能力。這和阿德勒心理學對於親子教育的兩大行動目標完全一致,一是自立,二是能與社會和諧生活。
進一步來探究阿德勒更廣更深的主張:
阿德勒心理學主張「目的論」,即每一個行為的背後存在著一個想要達成的目的,岸見一郎最常見的舉例就是我們不是因為憤怒而對著對方大吼,而是因為為了透過大吼來使對方聽話才創造憤怒。或者是一位愛搗亂的學生,在課堂中刻意大吼大鬧,是為了要引起注意這個目的才如此。而與其相對的則是佛洛伊德的「因果論」,追朔導致行為背後的原因,用上述的搗亂學生的例子來解釋,就會說明成,這位孩子因為最近爸媽將所有的愛與關心都轉向剛出生的弟弟,而冷落這位孩子等等,所以他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然而,在我自己的淺見來看,不論是目的論還是因果論,他們在闡述一個行為時並不矛盾,只是在解釋行為的不同階段,以同樣那位孩子的例子來說明,我認為那位孩子「因為」突然失去的父母的關注,所以創造了「想要引起注意」這個目的,而有了在課堂中搗亂的行為。
阿德勒也強調課題的分離,意指我們沒有權利去干涉不是我們的課題,我們應該分清楚各自的課題,並自行解決。對於台灣的社會來講,是尤其難以接受的想法。台灣社會普遍有著,養育孩子是為了等孩子長大賺大錢而可以回饋自己。有這樣的投資想法,就非常難以區分孩子的課題與父母的課題,因為孩子的未來也攸關著自己的養老品質。舉例來說,阿德勒主張,是否讀書,這是孩子的課題,他們應該自己去承擔與負責。然而在台灣社會,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下,只有會讀書的孩子有錢途的這種刻版印下在,讀書就不僅僅是孩子是否選擇要享受在學習的樂趣中,而是成為了父母的課題。
為什麼分離課題是那麼重要的事情呢?岸見一郎在書中的一句話「如果孩子沒有求援,父母就擅自插手或開口干涉,孩子以後一遇到困難,就會依賴父母的幫助,這樣一來,孩子就很難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父母應該成為支持者,有就是當孩子主動求援的時候,就應該挺身而出,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更好,而在孩子求助的時候,數落一番,說要是當初是自己來做,會更快更有效率,也不會把事情弄到這個地步...這樣不但會製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因為孩子無法信任父母會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挺身而出,得不到幫忙之外,還要被比較以及羞辱,久而久之孩子不但會變得自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以外,也會害怕像其他人求助。反之,在孩子沒有主動求救之前,不過度干涉,孩子會有能力解決問題,在一次次完成任務的過程,透過實際的行動,孩子會相信自己的能力,變得有自信。
森小的對話式教育大概就是建立在這種理念的基礎之上,不靠武力與權威的壓制,而是靠耐心的勸說,教導孩子釐清狀況,讓他們自己去面對課題,除非必要否則不干涉的方法,讓孩子能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為自己的主人。岸見一郎在書中不斷地強調勇氣的重要性,每一個人都需要勇氣來成為自己,而重視親子教育的阿德勒則提出確切的實務方法來讓孩子重獲勇氣。鼓勵但不稱讚,阿德勒主張,不懲罰,不責罵,也不稱讚。「稱讚是有能者對無能者的評價,是上對下的判斷及評估」
另外在岸見一郎的闡述下的阿德勒心理學還強調人和人之間應該是橫向關係取代縱向關係,意指人和人之間不應該存在輸贏的競爭,而是視為對等存在的相處,並透過「鼓勵」而非稱讚來建立協和。我很喜歡這個觀念也一直致力於實踐它。這個觀念不僅僅在阿德勒的心理學中有見到過,在商業中也是很多成功企業家一直在強調的部份。像是PayPal的創辦人Peter Thiel(彼得提爾)也在「ZERO to ONE」書中討論到競爭的迷思,大部份的競爭都具有破壞性,且是不必要的,Peter Thiel 和 競爭力大師Michael Porter (麥克波特)一樣都強調組織應該創造出自己的差異性並獨佔市場,而不要陷入多敗俱傷的無謂競爭。
阿德勒心理學也有提到一點我覺得很受用,「人無法互相了解,所以需要更努力的溝通」,不說出來,不會有人了解,就算說出來了,若不直接表明意思,卻期待別人體諒不但會造成他人的誤解,且表示我們還陷入縱向的關係之中。
最後,阿德勒的心理學中主張,人應該從「善」,所謂的善,是指對自己「有益的事」,而非「正義或公平」的事,且善並沒有絕對,而是依照狀況,由當事人來決定那個時刻對他來說最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