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心得

By 偉恩戴爾 博士 (Dr. Wayne W. Dyer)




這本著作確實如副其實是一本手冊,step by step 地帶領著讀者去面對自己內心的許多盲點

就如作者在前言中表明,這本書的格式是依照心理諮詢的方式來撰寫,一開始提出一個概念,作者透過精準的描述讀者的行為與內心感受,在與讀者產生共鳴之後,以大量的實例給予確切地實務指導,不僅僅點出痛點,也提供確切的改善方法,讓讀者能遵循偉恩戴爾博士的指示來改善自己,並成為自己的主人。
本書的撰寫脈絡大致如下:

       誤區(Erroneous Zone)—> 原因—>行為—>心理效益—>消除的方法—>健康滿足快樂的人
(像是情緒、現象、關係等等)                             (目的)

透過讓讀者了解自己行為背後的心理效益以及原因,當瞭解之後才有機會改變想法與目的,進而改變行為與性格。
這樣的一本手冊,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手冊,應反覆地讀,並不斷地練習,如博士所說:「一項洞見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只有當你完全接受與理解它時,你才能開始改變行為。」然而,我個人覺得偉恩戴爾博士在陳述這些心理狀態時,有點太過果斷,而沒有保留任何的討論空間,不像岸見一郎在描述阿德勒心理學時,是持中立的角度在呈現一個主張,甚至是阿德勒心理學本身都是在描述一個行為的根本概念,會應映著不同的對象與形況,而有所不同,有很多的彈性空間。反之,偉恩戴爾博士的論著,在討論一個行為時,會非常詳細地寫下所有可能的原因,並同時提供能夠消除那些原因的方法,能夠讓任何人都很輕易地跟隨;相對地,涵蓋到每一個細節就表示著能夠討論的空間相對被壓抑。在閱讀本書時,應持有質疑的眼光,可以透過實際地嘗試書中的建議方法,並用自身的經驗來驗證。

本書的兩個中心主旨,一是「你是你所有選擇的總和」,二則是「活在當下」。本書雖然依循著心理學普遍的因果論,因為外在因素,像是環境,父母,老師,在我們還小的時候會造成許多不可抹滅的陰影,卻藉由第一個中心主旨來強調,自我的責任。雖然外在因素確實會帶給我們很多阻礙,然而只要我們願意,我們一定能改變,只要你下了決定做了選擇,並努力實踐。這概念有類似於我在另一篇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 心得 有提到,因果論與目的論的結合,雖然有各種原因造就我們創造目的,但我們還是握有進行改變的自主權,而非被動地被過去地種種所支配。至於活在當下則是作者提出最好治療我們的各種誤區最好的方法。

書中陳列了各種使我們無法做自己的誤區,像是憂慮、內疚、恐懼、社會期待、依賴、拖延、怒氣等等,每一篇都鉅細靡遺地剖析行為背後的各種心理效益以及解決的實際方法。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打開書閱讀,我想要分享其中兩個,一是拖延,我自己也常常是個和拖延打仗的人所以非常有感觸,二則是依賴,站在教育的觀點,這是第一個除了愛孩子以外,最想和父母分享的一點。

作者用一句話點破我的內心:「沒做的事就是沒做,而不是被拖延。」拖延有兩種,一種是拖到時間過了還沒動手,另一種則實在剩下極短的時間才開始進行。兩種都顯示一種心理效益,就是可以給自己理由不去面對結果,可以替自己找理由說,因為時間不夠而為自己不夠出色的結果進行辯護,而拖延是給自己這種「不是沒做和做不到,而是還沒動手做罷了」無謂的理由。所以理解到拖延不代表我們會晚點去做,事實上我們就是沒做,我認為光是認知到這點對於拖延的改善就有很大的幫助。

以下偉恩戴爾博士提出一些我覺得蠻實用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 下定決心,一次只要好好活五分鐘,做你想做的事
2. 立馬動手作你一直拖延的事
3. 計畫一個特定時段,無論如何空出那個時間,只做一直拖延沒做的事(例如,每個禮拜五晚上10點到12點,看一本喜歡的書)
4. 如果人生只剩六個月,該如何好好使用這些時間?
5. 不要讓疲憊和病痛成為你的藉口,當你下定決心就算很累不舒服都要繼續做的時候,病痛和疲憊也會隨之消失
從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個方法或建議,最能破除拖延的辦法,就是行動。

依賴則是我們身為群體動物,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裡,最容易產生也最容易出問題的一種情愫,我在這裡就只以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做說明。「在動物的世界裡,父母的責任是教導後代獨立的必要技能,然後就離開。」在台灣這個社會普遍的價值觀則是養兒防老,所以想要特別提出來討論。離巢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也應該是家庭最大的則人與目的,然而在台灣社會,父母依賴孩子的心態也造就孩子依賴父母的現象,因為孩子從沒就沒被教導自己有一天需要離巢,也形成了現在啃老族的普遍。「在孩子發展的過程中,家庭是一個重要的單位,但不應該是永久的單位。」

若是如此,父母為什麼會選擇依賴孩子?不管是不是孩子依賴父母還是父母依賴孩子,只要是人和人之間的依賴,偉恩戴爾博士說「依賴別人,就不必做困難的工作以及冒著改變的風險。」也就是說,只要打著依賴別人的關係,我們就可以選擇逃避,「處於依賴狀態,就可以把你的缺點歸咎於別人。」我們就不必面對挫折,面對真實的自己。

我們可以選擇,從今天開始學會獨立,也讓孩子學著離巢,這是他生下來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教孩子學會獨立,也更有自信,身教最為重要。「只有以對待最重要的人的心情對待自己,而且不要總是為了孩子犧牲自己,你才能教導孩子擁有自信,信任自己。」

在這本書中,除了中心主旨以及上述的幾個誤區以外,其中作者也提到傳統價值觀帶給我們的框架,並鼓勵我們突破那些沒有道理的規則和所謂的「應該」,他提到「如果失敗指出通往新發現的路徑,那麼甚至可把失敗視為另一種成功。」

大家都認同這句話,但我想到的是,如果失敗為成功之母,意指失敗是為了下次的成功,那還是沒有脫離「追求成功」的思維。作者引用的環境經濟學家 Kenneth Boulding 的一句話來補充說明:「沒一件事比成功更失敗,因為你不能從成功裡頭學到任何教訓。...成功僅僅證實了我們的迷信。」透過這句話,我才領悟到,失敗不是為了成功,而是為了成長,而成長絕對不是為了成功所創造出來的需求,還是人類生下來的本能,意指我們本來就是一個不斷學習追求成長的生命體,就拿 Peter Thiel 在 Zero to One 一書中對於創業的描述來比喻人類,「一旦不再創造新的東西,創業就結束了。」


此書和許多勵志書一樣,提出很多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的口號,沒有太多新的想法衝擊,不過倒是很適合在人生的各個階段翻開來,檢視並提醒自己是否在被外在因素所支配,是否確確實實地成為自己的主人。此書叫難能可貴的地方是,偉恩戴爾博士除了確確實實地分析著每一個心理因素背後的原因以外,提供了許多明確地方法與技巧,可供練習。用書中的一句話來總結,「以上是排出生活中憂慮(及其他困擾)的一些技巧,但排除憂慮(及其他困擾)的最有效武器,是你自己的決心:把這種神經質的行為從生活中排除的決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