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5分鐘讓你瞭解何謂設計思考—實例解說設計思考6步驟(下)

延續上一篇,當我們有了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以及有建設性的洞見,合理但沒有被大眾看見的問題背後的原因。

我們現在終於可以進入思考「解決問題的階段」,然而要有好的創意,往往是從無數個點子所建構起來的,在開始Brainstroming解決問題之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會刺激我們提出更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法:

3. 設計觀點

依照上一個步驟所整理出的洞見,用不同的角度與切入點來解釋洞見。

結果通常是多個,不同的設計觀點,就會發展出截然不同的解決辦法。如何詮釋問題,就會引導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會整理或決定出一個設計觀點,以這個設計觀點作為切入點來進行下一個步驟—想出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法。

People say, "The right perspective makes the impossible possible." (適當的觀點化不可能成為可能)

舉例來說,Walmart(沃爾瑪)的成功,就是以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待「賣場的傳統智慧:一個天天折價的賣場需要開在至少10萬人的城市」,Walmart可以從一個鄉鎮出發,且提出比其他人還低的價格,是因為Sam Walton(山姆.沃爾頓)創造了一個賣場的互聯系統,透過高效率的庫存管理以及物流系統,一個賣場的市場不僅僅是一的鄉鎮,而是全美國。

*思想舉重的力量可以在這裏得以發揮




以我們的實例,我們以6個不同的角度來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4. 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這裡一開始我們使用大量Brainstorming的方式開始,每一個人貢獻約10幾個的ideas,5個人加起來,就有超過50個的不同點子。這裡有一個重點就是不要討論,讓大家各自進行發想,因為討論容易陷入先入為主、主流思想和各種評論的框架中,這個階段,要盡量的天馬行空,接納各種看似不可能的想法。


等累積到了一定的數量後,或發現大家點子都想的差不多的時候,暫停一下讓每一個人輪流上來解釋每一個點子,並視覺化地讓大家瞭解為什麼那個點子可以解決我們原本的問題,大家經過一輪之後,這時候會有很多的討論,思想整合,大多數好的創意點子都是在這個時候被想出來的。

等大家討論到一個階段,就可以先再運用K.J.法或其他整合方法,將ideas進行分類(要進行分類並要知道每一個點子背後所滿足的需求或解決的問題),整理出來就會有一個脈絡,會有幾個線路可以進行。這裏當然可以先選擇一條路,並進行下一步驟—製作快速原型與測試,也可以先進行點子整合,試著看看能不能將截然不同的點子進行合併,激發新的可能性。


我們最後整理出,以一個結合RPG概念的人生探索遊戲App
來解決我們的問題—「幫助盲從但不快樂的大學生探索人生」

5. 快速原型製作

這步驟的目的在於,透過實作了解可行性,並檢驗是否滿足使用者需求,是否有效解決問題。原則是要快速且低成本,質感和細節則是其次。




我們快速地畫出一個簡易的遊戲介面
來解說遊戲的大概流程

再以簡單的Powerpoint來說明詳細地內容





6. 測驗

上述的一切步驟都是為了這一個階段所努力,我們要確定這個的idea和原型是否具有市場性,或者使用者對於這樣的產品有什麼的反應。


這測驗,可以是讓使用者使用並收集反饋,也或者可以小規模上市並讓市場告訴我們答案。當然,這裡的原則也還是低成本,然後不斷地根據反饋進行修正再修正,或者在一開始就瞭解其不可行性然後乾脆放棄後,轉而進行另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開始製作原型並測試。

各種問題都會在這個階段得到解答,有可能是樂觀正面的也很有可能是讓人失望的結果—TA可能對這個產品反應不是很好,那我們至少知道下一個步驟可以往哪個方向前進,以及更貼近瞭解使用者的需求。


以上,是對於設計思考的基礎解釋,若有不是那麼詳細或錯誤的地方,再麻煩大家幫忙一起確認與補充,我會很感激你的反饋。

讓我們一起用設計思考,改變世界!


**以上的PowerPoint截圖,感謝原著「胡嘉恬」的好友贊助,讓大家能以圖像更清楚瞭解我們的實例,請大家尊重版權所有。以及以上實例,僅限於這個網誌的使用

5分鐘讓你瞭解何謂設計思考—實例解說設計思考6步驟(上)

和幾位朋友到虎尾科大參加「少年頭家設計思考創意工作坊」,上來和大家分享一些收穫和這個工作坊的設計思考架構。我用我學到的理論,加上我們實際運行的實例來和大家分享,可以讓大家更詳細地瞭解基本的設計思考架構。





**以下的PowerPoint截圖,感謝原著「胡嘉恬」的好友贊助,讓大家能以圖像更清楚瞭解我們的實例,請大家尊重版權所有。以及以下實例,僅限於這個網誌的使用

0. 定義問題
要開始進行設計思考之前,一定要先有一個方向,才能開始著手以下的步驟。

但不用擔心一開始問題無法定義清楚,我們只需要一個大方向,讓我們知道該往哪裡走,在接下來的步驟中會不斷地改變問題,或者會分解、合併和細節化問題,問題會越來越清楚。

也有可能在探討一個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另一個更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這個階段和下個階段,我們很容易就直接跳到解決問題,但在這兩個階段,我們必須要暫時壓抑住我們對於Solutions的渴望,並對問題進行徹底的瞭解與發想,很多好的創意都來自於細膩以及不受限的瞭解與觀察。





以我們的實例來說,我們最一開始的動機是想要「激勵大學生的動力」,但在問了幾次「為什麼」

我們最後發現,我們是想要「幫助盲從且不快樂的大學生探索人生」,進而我們開始瞭解我們定出這個題目代表著什麼意思

所以我們先著手討論,何謂盲從,定義是什麼?那也會去定義何謂「不快樂」?來確保我們清楚了解我們的TA(Target Audience)是什麼樣的人


我們用Mindmapping的方式來紀錄我們的討論,也可以清楚地讓所以團隊中的人共同認定一個「盲從」的定義






1. 觀察
先有了一個主題,一個大方向,我們就可以開始著手,最重要的一步驟—「觀察」
好的觀察才會有好的洞見和解決方法。

這個工作坊倡導(以人為本的觀察),但我認為這和商業模式以及產業有所差異,像是若對象是一間公司,法人,環境等等,那就不一定要以人為本,但都一定有一個「使用對象」,那就會是觀察的核心。

以人為本意指使用「同理心地圖的概念」去全面觀察與分析「顧客」或者「使用者」

其中一種較具體的思考方法:

「五官的觀察」(三個層面)

(1)What do they see/ hear/ do/ feel/ say?
(他們看到,聽到,感受到,做了些什麼和說了些什麼?)


(2)What do they not see/ hear/ do/ feel/ say?
(他們沒看到,沒聽到,沒感受到,沒做什麼和沒說什麼?)

意思是觀察那些他們隱藏起來,或者自身沒有意識到的需求與困難

比方說,在我們的Target「盲從且不快樂的大學生」,他們可能覺得他們無法自己做決定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就很好」,但其實被後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無法反對主流」或「無法和別人不一樣」,那又可以在追朔出背後的原因是因為需要「歸屬感」但他們可能沒說出來,我們卻能從中觀察到。這些沒說出來的需求,通常都會是創造出一個有價值的洞見的素材。

(3)What do they think/ feel/ desire/ pain/ need?
(這個階段,需要同理心,因為我們是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他們如何思考,在想些什麼,感受到什麼,渴望些什麼,承受著什麼樣的痛苦,以及需求是什麼?)



我們透過五官觀察後,再重新以不同的分類法整理這些寶貴的觀察結果

*這個階段的精神:探索問題背後的原因,探討多層原因直到無法再更簡化
(理解一個問題,使用者行為背後所代表的原因)

*甚至是在以這個使用者的角度已經探索到最深層的原因時,也能更宏觀地探討對立觀點,或者周圍的外在環境因素等等,更加全面地觀察,這將有助於提出一個有建設性且創新的洞見



2. 洞見的發現
有了詳細地觀察和探究到底的原因後,洞見就很容易找出,只需要整理上述的資料後,發現其中存在的共同因素,拆解、合併、組合或者連接,整合資料後從中抓出重要脈絡(Pattern)。

這階段是將第一步驟觀察的大量資料,以K.J.的形式歸納整合(可以是一種方式,也可以是其他方式,重點是幫助你整合觀察的大量資料並找出pattern)

以我們的案例來講,從內在和外在兩個方向去思考,就能看出兩個重要的洞見—盲從且不快樂的大學生有內在的衝突「渴望被認同但又還怕承擔嘗試可能失敗的風險與後果」,外在則是在台灣這個大環境,不論是價值觀還是社會架構,都倡導和大家一致,且失敗會被人看不起與嘲笑,造成「嘗試的阻礙與風險太大」。

敏感的朋友應該已經能從中觀察到,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洞見,必然會有完全不一樣的解決方法,這是為什麼前幾個步驟會如此的重要。


這個步驟也可以說是釐清並定義出最終的問題,結果可以是一個總和也可能是多個,但這一步驟後,就會進入解決問題的階段。

解決問題,創造原形,以及測試的步驟,將會在下一篇中更仔細地講解。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心得

By 偉恩戴爾 博士 (Dr. Wayne W. Dyer)




這本著作確實如副其實是一本手冊,step by step 地帶領著讀者去面對自己內心的許多盲點

就如作者在前言中表明,這本書的格式是依照心理諮詢的方式來撰寫,一開始提出一個概念,作者透過精準的描述讀者的行為與內心感受,在與讀者產生共鳴之後,以大量的實例給予確切地實務指導,不僅僅點出痛點,也提供確切的改善方法,讓讀者能遵循偉恩戴爾博士的指示來改善自己,並成為自己的主人。
本書的撰寫脈絡大致如下:

       誤區(Erroneous Zone)—> 原因—>行為—>心理效益—>消除的方法—>健康滿足快樂的人
(像是情緒、現象、關係等等)                             (目的)

透過讓讀者了解自己行為背後的心理效益以及原因,當瞭解之後才有機會改變想法與目的,進而改變行為與性格。
這樣的一本手冊,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手冊,應反覆地讀,並不斷地練習,如博士所說:「一項洞見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只有當你完全接受與理解它時,你才能開始改變行為。」然而,我個人覺得偉恩戴爾博士在陳述這些心理狀態時,有點太過果斷,而沒有保留任何的討論空間,不像岸見一郎在描述阿德勒心理學時,是持中立的角度在呈現一個主張,甚至是阿德勒心理學本身都是在描述一個行為的根本概念,會應映著不同的對象與形況,而有所不同,有很多的彈性空間。反之,偉恩戴爾博士的論著,在討論一個行為時,會非常詳細地寫下所有可能的原因,並同時提供能夠消除那些原因的方法,能夠讓任何人都很輕易地跟隨;相對地,涵蓋到每一個細節就表示著能夠討論的空間相對被壓抑。在閱讀本書時,應持有質疑的眼光,可以透過實際地嘗試書中的建議方法,並用自身的經驗來驗證。

本書的兩個中心主旨,一是「你是你所有選擇的總和」,二則是「活在當下」。本書雖然依循著心理學普遍的因果論,因為外在因素,像是環境,父母,老師,在我們還小的時候會造成許多不可抹滅的陰影,卻藉由第一個中心主旨來強調,自我的責任。雖然外在因素確實會帶給我們很多阻礙,然而只要我們願意,我們一定能改變,只要你下了決定做了選擇,並努力實踐。這概念有類似於我在另一篇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 心得 有提到,因果論與目的論的結合,雖然有各種原因造就我們創造目的,但我們還是握有進行改變的自主權,而非被動地被過去地種種所支配。至於活在當下則是作者提出最好治療我們的各種誤區最好的方法。

書中陳列了各種使我們無法做自己的誤區,像是憂慮、內疚、恐懼、社會期待、依賴、拖延、怒氣等等,每一篇都鉅細靡遺地剖析行為背後的各種心理效益以及解決的實際方法。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打開書閱讀,我想要分享其中兩個,一是拖延,我自己也常常是個和拖延打仗的人所以非常有感觸,二則是依賴,站在教育的觀點,這是第一個除了愛孩子以外,最想和父母分享的一點。

作者用一句話點破我的內心:「沒做的事就是沒做,而不是被拖延。」拖延有兩種,一種是拖到時間過了還沒動手,另一種則實在剩下極短的時間才開始進行。兩種都顯示一種心理效益,就是可以給自己理由不去面對結果,可以替自己找理由說,因為時間不夠而為自己不夠出色的結果進行辯護,而拖延是給自己這種「不是沒做和做不到,而是還沒動手做罷了」無謂的理由。所以理解到拖延不代表我們會晚點去做,事實上我們就是沒做,我認為光是認知到這點對於拖延的改善就有很大的幫助。

以下偉恩戴爾博士提出一些我覺得蠻實用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 下定決心,一次只要好好活五分鐘,做你想做的事
2. 立馬動手作你一直拖延的事
3. 計畫一個特定時段,無論如何空出那個時間,只做一直拖延沒做的事(例如,每個禮拜五晚上10點到12點,看一本喜歡的書)
4. 如果人生只剩六個月,該如何好好使用這些時間?
5. 不要讓疲憊和病痛成為你的藉口,當你下定決心就算很累不舒服都要繼續做的時候,病痛和疲憊也會隨之消失
從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個方法或建議,最能破除拖延的辦法,就是行動。

依賴則是我們身為群體動物,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裡,最容易產生也最容易出問題的一種情愫,我在這裡就只以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做說明。「在動物的世界裡,父母的責任是教導後代獨立的必要技能,然後就離開。」在台灣這個社會普遍的價值觀則是養兒防老,所以想要特別提出來討論。離巢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也應該是家庭最大的則人與目的,然而在台灣社會,父母依賴孩子的心態也造就孩子依賴父母的現象,因為孩子從沒就沒被教導自己有一天需要離巢,也形成了現在啃老族的普遍。「在孩子發展的過程中,家庭是一個重要的單位,但不應該是永久的單位。」

若是如此,父母為什麼會選擇依賴孩子?不管是不是孩子依賴父母還是父母依賴孩子,只要是人和人之間的依賴,偉恩戴爾博士說「依賴別人,就不必做困難的工作以及冒著改變的風險。」也就是說,只要打著依賴別人的關係,我們就可以選擇逃避,「處於依賴狀態,就可以把你的缺點歸咎於別人。」我們就不必面對挫折,面對真實的自己。

我們可以選擇,從今天開始學會獨立,也讓孩子學著離巢,這是他生下來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教孩子學會獨立,也更有自信,身教最為重要。「只有以對待最重要的人的心情對待自己,而且不要總是為了孩子犧牲自己,你才能教導孩子擁有自信,信任自己。」

在這本書中,除了中心主旨以及上述的幾個誤區以外,其中作者也提到傳統價值觀帶給我們的框架,並鼓勵我們突破那些沒有道理的規則和所謂的「應該」,他提到「如果失敗指出通往新發現的路徑,那麼甚至可把失敗視為另一種成功。」

大家都認同這句話,但我想到的是,如果失敗為成功之母,意指失敗是為了下次的成功,那還是沒有脫離「追求成功」的思維。作者引用的環境經濟學家 Kenneth Boulding 的一句話來補充說明:「沒一件事比成功更失敗,因為你不能從成功裡頭學到任何教訓。...成功僅僅證實了我們的迷信。」透過這句話,我才領悟到,失敗不是為了成功,而是為了成長,而成長絕對不是為了成功所創造出來的需求,還是人類生下來的本能,意指我們本來就是一個不斷學習追求成長的生命體,就拿 Peter Thiel 在 Zero to One 一書中對於創業的描述來比喻人類,「一旦不再創造新的東西,創業就結束了。」


此書和許多勵志書一樣,提出很多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的口號,沒有太多新的想法衝擊,不過倒是很適合在人生的各個階段翻開來,檢視並提醒自己是否在被外在因素所支配,是否確確實實地成為自己的主人。此書叫難能可貴的地方是,偉恩戴爾博士除了確確實實地分析著每一個心理因素背後的原因以外,提供了許多明確地方法與技巧,可供練習。用書中的一句話來總結,「以上是排出生活中憂慮(及其他困擾)的一些技巧,但排除憂慮(及其他困擾)的最有效武器,是你自己的決心:把這種神經質的行為從生活中排除的決心。」 

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 心得

<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 作者 岸見一郎



在看岸見一郎詮釋的阿德勒心理學,剛好是我剛離開森小後的那個暑假,對於森小的記憶猶新。在閱讀的同時,不斷地比較著阿德勒對於親子孩子的教育和森小的差異。事實上,我對於弗洛姆的人本主義暸解還不夠深,但我認為森小的教育方法則和阿德勒的理念很相像。
舉一個根本的思維,森小的教育方法完全建構在阿德勒對於人際關係的觀點上:「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強調應該從人與群體中的互動中,思考行為背後的意義。和阿德勒的主張一樣,森小非常重視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這件事上,透過群體生活增加孩子與人的互動,並在磨合的過程中,教導孩子學會表達自己,認清狀況,認識自己的情緒,也學會處理各種人際狀況,是希望孩子能夠在融入社會的同時,能保有獨立思考與自由行動的能力。這和阿德勒心理學對於親子教育的兩大行動目標完全一致,一是自立,二是能與社會和諧生活。

進一步來探究阿德勒更廣更深的主張:
阿德勒心理學主張「目的論」,即每一個行為的背後存在著一個想要達成的目的,岸見一郎最常見的舉例就是我們不是因為憤怒而對著對方大吼,而是因為為了透過大吼來使對方聽話才創造憤怒。或者是一位愛搗亂的學生,在課堂中刻意大吼大鬧,是為了要引起注意這個目的才如此。而與其相對的則是佛洛伊德的「因果論」,追朔導致行為背後的原因,用上述的搗亂學生的例子來解釋,就會說明成,這位孩子因為最近爸媽將所有的愛與關心都轉向剛出生的弟弟,而冷落這位孩子等等,所以他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然而,在我自己的淺見來看,不論是目的論還是因果論,他們在闡述一個行為時並不矛盾,只是在解釋行為的不同階段,以同樣那位孩子的例子來說明,我認為那位孩子「因為」突然失去的父母的關注,所以創造了「想要引起注意」這個目的,而有了在課堂中搗亂的行為。

阿德勒也強調課題的分離,意指我們沒有權利去干涉不是我們的課題,我們應該分清楚各自的課題,並自行解決。對於台灣的社會來講,是尤其難以接受的想法。台灣社會普遍有著,養育孩子是為了等孩子長大賺大錢而可以回饋自己。有這樣的投資想法,就非常難以區分孩子的課題與父母的課題,因為孩子的未來也攸關著自己的養老品質。舉例來說,阿德勒主張,是否讀書,這是孩子的課題,他們應該自己去承擔與負責。然而在台灣社會,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下,只有會讀書的孩子有錢途的這種刻版印下在,讀書就不僅僅是孩子是否選擇要享受在學習的樂趣中,而是成為了父母的課題。
為什麼分離課題是那麼重要的事情呢?岸見一郎在書中的一句話「如果孩子沒有求援,父母就擅自插手或開口干涉,孩子以後一遇到困難,就會依賴父母的幫助,這樣一來,孩子就很難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父母應該成為支持者,有就是當孩子主動求援的時候,就應該挺身而出,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更好,而在孩子求助的時候,數落一番,說要是當初是自己來做,會更快更有效率,也不會把事情弄到這個地步...這樣不但會製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因為孩子無法信任父母會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挺身而出,得不到幫忙之外,還要被比較以及羞辱,久而久之孩子不但會變得自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以外,也會害怕像其他人求助。反之,在孩子沒有主動求救之前,不過度干涉,孩子會有能力解決問題,在一次次完成任務的過程,透過實際的行動,孩子會相信自己的能力,變得有自信。

森小的對話式教育大概就是建立在這種理念的基礎之上,不靠武力與權威的壓制,而是靠耐心的勸說,教導孩子釐清狀況,讓他們自己去面對課題,除非必要否則不干涉的方法,讓孩子能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為自己的主人。岸見一郎在書中不斷地強調勇氣的重要性,每一個人都需要勇氣來成為自己,而重視親子教育的阿德勒則提出確切的實務方法來讓孩子重獲勇氣。鼓勵但不稱讚,阿德勒主張,不懲罰,不責罵,也不稱讚。「稱讚是有能者對無能者的評價,是上對下的判斷及評估」

另外在岸見一郎的闡述下的阿德勒心理學還強調人和人之間應該是橫向關係取代縱向關係,意指人和人之間不應該存在輸贏的競爭,而是視為對等存在的相處,並透過「鼓勵」而非稱讚來建立協和。我很喜歡這個觀念也一直致力於實踐它。這個觀念不僅僅在阿德勒的心理學中有見到過,在商業中也是很多成功企業家一直在強調的部份。像是PayPal的創辦人Peter Thiel(彼得提爾)也在「ZERO to ONE」書中討論到競爭的迷思,大部份的競爭都具有破壞性,且是不必要的,Peter Thiel 和 競爭力大師Michael Porter (麥克波特)一樣都強調組織應該創造出自己的差異性並獨佔市場,而不要陷入多敗俱傷的無謂競爭。

阿德勒心理學也有提到一點我覺得很受用,「人無法互相了解,所以需要更努力的溝通」,不說出來,不會有人了解,就算說出來了,若不直接表明意思,卻期待別人體諒不但會造成他人的誤解,且表示我們還陷入縱向的關係之中。

最後,阿德勒的心理學中主張,人應該從「善」,所謂的善,是指對自己「有益的事」,而非「正義或公平」的事,且善並沒有絕對,而是依照狀況,由當事人來決定那個時刻對他來說最有益的事。



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2016暑假八周書單


閱讀力即競爭力。

一直有很多的書想要看,但總是缺乏看完書的毅力與執行力,看著書單不斷地累積,越變越長,於是想要透過共修的力量來約束自己,消化掉累積已久的書單,同時想要養成閱讀的習慣。

於是,和朋友相約開始一個暑假自我挑戰計畫:一週5本書,8週40本書。每天po出心得分享,一週一個時段,約大家出來以Presentation的方式互相交流討論。

利用團體的力量,使自己養成閱讀的習慣,也能同時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確實消化書中內容與生活經驗作連結,並學以致用。

還能在共同分享的過程中,練習表達能力也學到其他書中的智慧,更有效率地學習。

以下是我這個暑假開出來的暫定書單,如隨時間改變有更想看的書單則會做變動:


第一週 Self
1.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2. 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
3.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4. 一本讀懂人類學
5. Zero-One

第二週 Mindset and Strategy 
6. 精實創業
7.設計思考改變世界
8. 圖解設計思考
9. 逆向創新
10. 好策略,壞策略

第三週 Business Classics
11. 創新者們—掀起數位時代的天才,怪傑與駭客
12. 創意工場MIT
13. TOYOTA豐田奇蹟
14. 彼得杜拉克的9堂經典企管課
15. 你所不知道的麥肯錫

第四週 Technology and Self-promotion
16. 工業4.0
17. 鋼鐵人 馬斯克
18. 價值主張年代
19. 與TED學表達,讓世界記住你
20. 文案力

第五週 Thinking in a big way
21.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22. 令人著迷的生與死
23. 賽局意識
24. 國富論
25. 猶太人最頂級的124個智慧

第六週 Investment
26. 比爾蓋茲給青年的9個忠告
27. 雜誌5本
28. 雜誌5本
29. 財報狗—這樣選對成長股
30.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

第七週 Education
31. 愛的藝術— 弗洛姆
32. 分心不是我的錯 (ADHD探討)
33. 看見天使
34. 人類新希望
35.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

第八週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36. 透視記憶
37. 細胞記憶
38. 影響人類的行為奧秘
39. 存在心理學
40. 理所當為 

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自信比能力重要? —— 如何培養持續一輩子的自信


我是Lucy

我幫助想要成為自己的人,訓練你們的自信心,加速你的成功,活出自己
這篇參考「信心密碼」和我自己的想法所整理出來一套方法與大家分享


自信比能力重要? Part 3 —— 如何培養持續一輩子的自信?


培養一輩子的自信心,最大的秘訣就是


實際去做

你需要培養對自己絕對的相信,和別人對你的絕對信任

相信的力量,比你想的還強大 (建議閱讀:相信的力量

透過實際行動加強信心

從常識與犯錯中獲得自信,慢慢開始學到:「我還不賴,有事我辦得到!」

無論在職場或任何地方,除非你肯逼破自己向前,否則無法體認自己能走多遠
同樣重要的是,也別被他人逼迫向前
建立信心意謂著走出舒適圈,面對挫折,再毅然站起

信心有賴於認真努力,大膽冒險,堅持不懈,有時甚至得慘痛失敗——這些缺一不可

給家長的諫言:
(也給想要訓練自己增強自信的人)

最快速有效增進孩子信心的方法是讓他們熬過挫折,最好從小受挫

循序漸進地讓他們挑戰困難

「家長該讓孩子做些大膽的嘗試,但小心別操之過急,而是先教該怎麼做,給機會試一試,並適時引導。要是他們辦到了,就一起慶祝,並討論他們成功的原因。要是他們失敗了,就討論他們做好哪些部分,重點擺在他們做了哪些實際行動,此外也要討論它們能從中學到哪些啟示,下一次該怎麼做得更好。」

然而最重要的是,你必須全然相信你的孩子,信任他做得到

國際或筆基金組織總裁,克莉絲丁.拉加德分享她的故事:「我四歲時要負責照顧弟弟,有一次父母有事進城,只對她說了一句:『我們出門了,要相親相愛喔。』兩人說好十一點到家,時間到了卻不見人影,我把全家的燈都打開,好壯膽,隨後上樓看弟弟」

最後父母終於到家,發現她縮在弟弟的房間讀故事書
她父母覺得沒必要緊張,他們只不過在音樂會結束後決定多逛一會兒,這樣有何不可?
而四歲大的小克莉絲丁只說一句話:「喂,你們有點晚喔。」
十六歲時,母親把它留在高速公路旁,叫他自己想辦法搭便車到里昂參加聚會。
二十歲時,她隻身前往美國,只帶一張機票跟灰狗巴士車費

我不是在建議家長用這樣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孩子們是需要無條件的愛與關懷
但這邊我想要強調的是,克莉絲丁母親對她的絕對信任

用克莉絲丁的話來總結:
「她讓我覺得自己什麼都辦得到,而我也確實辦到」

筆者在親子講座演講的時候,總是非常強調信任的重要性,因為絕對的相信,這個力量大到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我17歲的時候,也是隻身決定休學到處去旅行,一個人到加拿大尋找自己,並找到屬於自己的教育模式,在當地完成高中學業

很多人常常問我說,我如何獨自面對如此多的困難?哪裡來的勇氣自己一個人不斷向前衝?
我的回答總是,因為媽媽對我說的那句話:「你一定可以的!」



人們總說,失敗為成功之母,因為失敗所以才會成功

有趣的是,失敗不僅僅是成功之母,也是自信心的原料!

失敗是關鍵,雖然最令人恐懼擔心,卻最能帶來信心




冒險必然伴隨失敗,而失敗是建立復原力的必要基礎

成功的秘密其實就是失敗,而且是再三失敗,尤其年輕時更該如此,這樣就不會把失敗看得太重,日後更能大膽地放手一搏

然而接受失敗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以建設性眼光看待失敗

「找出失敗原因,期許下次採取不同做法,依然信任」

信任永遠是自信心的最大原動力

然而我不僅僅要你失敗,而是要快速失敗

快速失敗

背後的原理在於一次提出多測試原形,迅速進行測試,留下好的,淘汰壞的

盡快失敗才能不斷調整,重新測試,迅速找出適合的做法

早點失敗,損失會小很多,往往只是稍微失敗,而非栽了一個大根斗
此外,還能從失敗中學得更多啟示




保持著事事都學得來的心態,失敗在你眼裡只不過是成功的過程
最能實現自身抱負的人總是持續進步,不斷學習

信心有賴於成長心態,因為你得相信自己能學會某些技巧,才會去做新嘗試
成長心態能激發冒險,也有助於在失敗展現心理復原力
成長心態有助於把失敗轉成重要的學習經驗

既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成長心態激發行動,轉化失敗,轉化為內在的自信心

那如何培養成長心態呢?

培養成長心態的關鍵在於先從小處著手

1. 循序漸進地挑戰自己

2.  區分天份與努力相當重要

如果我們認為能力關乎天分,就不太會相信自己有能耐克服弱點
信心較不關乎天分,而是關乎努力

3. 切割外在因素以及內在因素

有的時候不是你不夠好,而是環境不夠好
換個地方,換個方式,其實你比你想得更厲害

4. 鼓勵他人鞭策自己,挑戰原先自認辦不到的事情

5.  當碰到挫折,他人或自己教自己如何重新振作


最後再次強調:

最能建立信心的辦法就是採取行動,最好還帶著冒險與失敗
冒險不一定是上山下海,而是允許自己不完美,勇敢面對人際間的不愉快,以及學習在受眾人注目時別不自在


系列文:



增加自信的10個小技巧

我是Lucy

我幫助想要成為自己的人,訓練你們的自信心,加速你的成功,活出自己
這篇參考「信心密碼」和我自己的想法所整理出來一套方法與大家分享


如果你已經看完 自信心的系列文:

Part 2 什麼在影響著自信心
Part 3 如何培養持續一輩子的自信心

如果你沒什麼時間,請一定要讀完最後一篇 Part 3 如何培養持續一輩子的自信心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在培養自信,「實際去做」的過程
一些小技巧可以讓大家快速感到自信,並下定決心開始去做!



1.  消滅負面自動思考

第一步是辨認負面自動思考,找簿子記錄下來
尋找替代想法 (重塑想法),把負面的想法劃掉,用換句話說,正面的方式再把想法重申一遍
或者把紙撕掉(實際行動也會影響心理的感受)

2. 關注「我們」

轉移注意力
把注意力轉移到他人,從而提升信心
告訴自己說,你在代表整個團隊,或代表公司,或替別人發聲
專注於崇高的目標,或團隊的目標,說話時會油然湧起一股使命感

3.  肯定自我的表現

我們必須找出方法接受他人的讚美,承認自身的成就,而非一笑置之歸功僥倖
當有人讚美時,不妨回答:「謝謝。」
簡單的話帶來無限的力量
稱讚進步而非完美

4.  重複,重複,再重複

所有靠自己創造的信心都源自努力,尤其源自精通某種能力

5. 打坐冥想

還記得我們在系列文第二篇提到(推薦閱讀:Part 2 什麼在影響著自信心)血清素,多巴胺,和催產素的濃度會影響著我們的自信心
而冥想的過程則能幫助你的大腦達到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最佳濃度,使你能夠更加輕鬆自在,有自信地面對你的人生

6. 感恩

最新研究指出,感恩是快樂與樂觀之鑰
別人跟你道謝時,你要相信對方的心意
懷抱感謝,心情就會變好
同理,只要簡單說聲「謝謝」,對方也會很開心
快樂的能量是會感染的!

7. 化簡為繁

如果碰到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下手的事情,不方化簡為繁
把挑戰拆解為一個個能夠面對的小任務,慢慢解決,有助提升自信心


8. 運動

還記得我們在系列文第二篇提到(推薦閱讀:
Part 2 什麼在影響著自信心)血清素,多巴胺,和催產素的濃度會影響著我們的自信心
運動則會增加多巴胺和催產素的分泌,讓你更加快樂有自信

9. 找伴

和朋友或親密友人相處的過程,也會刺激催產素的分泌!
擁抱和肢體接觸會讓人更加信任彼此也更加快樂有自信!

10. 睡覺

睡眠對人類的幫助實在太大了,應該不能說是幫助,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睡眠的過程,不論是血清素,催產素和多巴胺,以及許許多多攸關健康與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都會被調整到最佳狀態
睡眠可以說是一個恢復機制,重設今天的一切,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能夠更加有自信地,快樂生活!